欢迎访问卫校升学网!卫校,卫生学校,护士学校,卫校招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资讯

心脏性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量:
心血管性猝死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但只能不够 1%的人能够取得成功救出
在中国,每一年心血管性猝死的总数约为 55 万,等于每1分鐘总有1本人由于心脏猝死而过世。
心血管性猝死,离人们并不是漫长
精神因素:
在引起猝死的诱因中精神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当狂欢、愤怒、紧张、恐惧等情绪激动时或感到疼痛时,大脑皮层内会形成过强的兴奋灶,可兴奋延髓的心加速中枢和血管中枢,使交感肾上腺活动明显增强,引发猝死!
体力因素:
在从事过度的运动和劳动时,由于肌肉、肌腱、关节等感受器发放大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可使心血管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增高。
吸烟因素:
吸烟时烟碱被吸收,可导致心率增快,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痉挛,血压轻度增高,冠状动脉血流减慢。此外,吸烟对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脏病等患者危害甚大,甚至可诱发心脏骤停而猝死。
饮酒因素:
乙醇最主要的作用为抑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高级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后,可导致皮层下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外伤或感染:
一般是指轻微的外伤或感染而言。它们虽然不能直接致命,但可使原有病变恶化,进而导致死亡。轻微的感染能使患者的抵抗力再度降低,促使原有潜在性疾病发作或加重而猝死。
猝死难以预料,
但只要找到关键因素,
我们还是能降低风险的

1. 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心梗风险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提到: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种主要原因。
导致心梗的因素,有些没法控制,比如:年龄增长、身体老化、遗传等。
但更多的因素是可以被控制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风险。
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
吸烟
缺乏体育锻炼
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20%)
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
长期精神压力大
想降低心梗风险,控制好这些风险是关键。
2. 学习心肺复苏,关键时刻救命
很多猝死是突发心脏骤停导致,可怕的是,在心脏骤停之后如果只干等着救护车,基本相当于等死。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如果懂得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或者有急救应急的设备(AED),也许生命就可以挽回。
先说每个普通人应当掌握的救命技能——心肺复苏,详细方法如下:
胸外按压
及时有效地胸外按压是抢救心跳骤停的关键。
操作方法是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按30:2的比例持续交替进行(按压位置是胸骨下半段)。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清理患者口鼻异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操作时需要捏住鼻子,抬高下巴,包住患者的嘴吹气,吹到胸部隆起为准。
早期除颤
及时用AED(体外自动除颤器)。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原因是室颤。研究发现,对于室颤患者,每延迟1分钟除颤,抢救成功率就会降低7%~10%。
使用AED只需要记住简单四步:
按下开机键,启动设备。
按照提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如果AED分析后建议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除颤结束后,立即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AED两分钟后会自动分析心律。
记住:心肺复苏前要先判断患者有没有反应、大动脉搏动有没有消失。只有心跳呼吸都停止,或没反应的患者出现呼吸濒死样的喘息,才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分享、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只需要1分钟,但换来的或许是一个人活下来的机会。
而那个人就可能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最不想失去的人。


文字内容来源新华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