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育新人”的种子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9-28浏览量:次
青少年正处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风尚,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严格遵循育人规律,不断创新路径方法,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育新人,要以理想信念铸精神之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努力帮助广大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少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少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少年,”使他们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
育新人,要以文化传承固文明之风。“欲具其行,必先凝其心并铸其魂。”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用文化来涵养浩然正气、自信底气、昂扬锐气。一方面,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在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内化到师生的一言一行。坚持创新性开展“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全省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达到润物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育新人,要以课堂教学显教育之义。“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责任重大,广大教师要回归课堂,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打造良好的课堂秩序,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途径。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运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把深奥的原理转化为接地气的故事,因材施教,把全班的“漫灌”和区别对待的“滴灌”结合起来,避免空谈大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要通过书本和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的引导广大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于脑。
育新人,要以实践活动彰行为之本。“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紧密结合地方资源、民族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实践活动内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节日纪念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活动、党(团、队)活动,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扶贫一线,以实际行动助推“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发展战略,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育新人,要以榜样示范树道德之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青少年英雄的故事,像霍去病、甘罗;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更是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如刘胡兰、雷锋、孔繁森;近年来,在我省脱贫攻坚一线,也涌现出一大批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像基层村干部的优秀代表黄大发、文朝荣、邓迎香,教育系统的模范榜样官志忠、潘学军、刘芳等,他们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将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要深入挖掘,把青少年身边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具有大众性、先进性、时代性的典型推崇出来,把他们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提炼出来,充分利用报刊、公众号、电视台、事迹报告会等手段,不断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习效仿先进典型的美德善行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广大青少年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育新人,要以守正创新领价值之航。育新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是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正”是基础。必须深入学下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战略定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是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握脉搏、贴近生活。“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前行动力。二是要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师,广大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三是要处理好长期与常态的关系。“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立物易、立心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在长期坚持的同时,更要做好常态化工作和制度设计,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育新人,要以理想信念铸精神之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努力帮助广大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少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少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少年,”使他们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
育新人,要以文化传承固文明之风。“欲具其行,必先凝其心并铸其魂。”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用文化来涵养浩然正气、自信底气、昂扬锐气。一方面,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在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内化到师生的一言一行。坚持创新性开展“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全省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达到润物无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育新人,要以课堂教学显教育之义。“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责任重大,广大教师要回归课堂,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打造良好的课堂秩序,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途径。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运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把深奥的原理转化为接地气的故事,因材施教,把全班的“漫灌”和区别对待的“滴灌”结合起来,避免空谈大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要通过书本和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的引导广大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于脑。
育新人,要以实践活动彰行为之本。“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紧密结合地方资源、民族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实践活动内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节日纪念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活动、党(团、队)活动,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扶贫一线,以实际行动助推“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发展战略,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育新人,要以榜样示范树道德之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青少年英雄的故事,像霍去病、甘罗;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更是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如刘胡兰、雷锋、孔繁森;近年来,在我省脱贫攻坚一线,也涌现出一大批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像基层村干部的优秀代表黄大发、文朝荣、邓迎香,教育系统的模范榜样官志忠、潘学军、刘芳等,他们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将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要深入挖掘,把青少年身边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具有大众性、先进性、时代性的典型推崇出来,把他们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提炼出来,充分利用报刊、公众号、电视台、事迹报告会等手段,不断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习效仿先进典型的美德善行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广大青少年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育新人,要以守正创新领价值之航。育新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是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正”是基础。必须深入学下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战略定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是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握脉搏、贴近生活。“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前行动力。二是要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学校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师,广大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重言传、重身教,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三是要处理好长期与常态的关系。“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立物易、立心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在长期坚持的同时,更要做好常态化工作和制度设计,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