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卫校升学网!卫校,卫生学校,护士学校,卫校招生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2018迎新系列】——网贷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8-27浏览量:
`

拒绝不良网贷

一、什么是不良网贷
 我们经常提到的校园不良网络信贷,它一般披着具有诱惑力的迷人外衣,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喊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总有一款满足你的口号,像金融毒品一样能够让大学生欲罢不能。目前校园网贷出现各种问题的都是这些不良信贷。
不良校园贷大多具有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像滚雪球一样使原本的千元贷款滚成万元乃至数十万欠款。不良校园贷通过低门槛借贷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不注重贷款人信息保护,甚至以威胁、骚扰、公布裸照等违法方式催还贷款,引发了大学生出走、自杀等极端现象,给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花明天的钱,挖今天的坑”,网贷深坑知多少
01
费率不明
     一些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往往只宣传分期产品或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等好处,却弱化其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的分期成本,甚至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看似免息、低息的平台通常高达20%以上,成了“高利贷”,逾期后每日费率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0倍之多。很多大学生因为一时冲动购物而选择贷款,最终要偿还的“本息和”相当于贷款本金1.5倍,甚至更多。


02
 隐形担保 
 分期平台并非真的“免担保”,大学生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同学电话、辅导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实际上就是隐形担保,如不能按期还款,某些平台就会向贷款人的父母、同学、辅导员催款。


03
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身份可冒用。
 一些不良网贷平台打出“零门槛,无抵押”“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等类似广告,在一些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上注册用户,一般只需要学信网数据、学生证、身份证,以及常规联系人信息,就可贷款高达2-3万,一方面刺激、诱导了学生非正常的消费或使用资金;另一方面,大部分校园贷只需提供身份及学生信息,并且只需要通过网络申请,资质审核方面存在漏洞。如果一名学生获取了另一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很容易冒用他人的身份去贷款,而被冒用身份的无辜学生,将不得不面对信用记录遭抹黑、莫名成为追债对象等棘手问题,还有,从校园网贷还会衍生出“黑中介”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网贷。


04
 高额度诱惑 
 如果看到“只要大学生学历即可办理贷款,最低几万起”的广告,千万不要相信,因为一般大学生无论如何也无法纯信用贷款几万元。高利贷提高授信额度,诱导贷款,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

05
不文明的催收手段
 很多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普遍存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比如“关系催收”,学生借款时被要求填写数名同学、朋友或亲属的真实联系方式,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平台就会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该学生的关系圈,严重干扰和伤害了借款学生。大多数放贷公司或平台将催收工作外包给催收机构,采取短信、电话甚至上门骚扰或收取高额逾期费用、口头恐吓、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等极端手段,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特别是“裸条”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06
 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钻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欲,但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其还款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所以校园借贷往往最后由家长兜底。

07
替人网贷,是个“劫”。
 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认为,虽然是拿自己的身份信息办了网贷,但网贷来的钱自己一分没花,就不需要换贷款,这种认知是大错特错的。

08
 分期购物质量难保 
 有些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推出了分期购物功能,本质上是以消费之名、行借贷之实,借贷成本高且所经营商品的质量也难有保证。

四、校园网贷诈骗套路知多少

1、套路一 以好处为诱饵,引诱贷款
诈骗分子在大学校园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事后给大学生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现金作为“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自己来还,与帮其贷款的大学生毫无关系,然而一但贷款成功,便人间蒸发。
2、套路二 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
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3、套路三 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
诈骗分子还会先通过各种手段,如制作虚假贷款申请表获得大学生手机暂时使用权、银行卡以及个人信息,将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等绑定后再交还学生,并以该大学生名义在网贷平台多次办理大学生贷款,时刻关注到账信息,一旦到账迅速转移,随后销声匿迹。
4、套路四 谎称“黑户”漏洞,套现分红
诈骗分子谎称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银行内部的“黑户”,从而不用还款,可以利用这一软件漏洞赚钱。这种主要方式主要是让大学生分期贷款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后再低价出售,套现后诈骗分子成功“分红”,事后贷款平台催大学生还款时,“大忽悠”已不知去向。
5、套路五 额度小,期限短
“额度小” 是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借款需求;“期限短” 是为了间接提高贷款利息, 而且短期的总利息看起来不会很高,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真正计算贷款成本, 费用是非常高的, 因为它还包括了手续费及其他费用。若借款学生未按时还款,逐日累积,还款能力将受影响。
6、套路六 采用“砍头息”
给借款人发放借款时,贷款公司(或贷款平台)会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 这部分钱就是“砍头息”。比如,甲借给乙5万元,但在付给乙钱的时候,甲将扣除5000元作为利息,也就是说, 乙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4.5万元。
7、套路七 还不起款?给你介绍还款路径
若借款学生还不起款,放款人往往会主动为其介绍路径, 而该路径就是向另外一家贷款公司借钱,还上一家公司的欠款。 这意味着借款人将签下更高额的欠款合同,易引发“连还贷”。不少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后,拆东墙补西墙、利滚利,借款人的债务就越滚越高,后患无穷。
8、套路八 规避法律风险做假流水
由于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一些贷款公司先将承诺的款项打入借款人的账户,然后让借款人取出来,再从中取走一部分钱,所以, 最后借款人拿到手的钱并没有承诺的那么多, 但实际还款金额却是承诺的借数额。
9、贷款合同免责条款无本万利
一些校园贷款平台的服务协议里,都有免责条款,其中明确有些情况是网贷平台不承担责任也不赔偿的。比如电信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进行数据传输的;由于黑客攻击、电信部门有技术调整或故障、网站升级、银行方面的问题等原因而造成的服务中断或者延迟。在实际操作中,网贷平台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免责条款不承担应承担的责任。
五、不良校园网贷防范

新生入校必备防范指南

1、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虚荣,不攀比,良性消费,防止冲动消费。
每日生活费不少,也很节省,可是为什么突然就“穷”了呢,原因很可能就是一些“冲动型消费”及,可以在支付宝等APP上加入一些日最高消费金额限制来约束自己。主动对校园网贷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知道利息是如何收取的。还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日常消费,量入而出,理性消费,切忌攀比消费,各类电子产品不需要高大全,够用就行,7000多元的手机与1000多元的手机,其实也就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刷朋友圈、看视频与玩玩小游戏。有了买高大上电子品的想法后,一定要仔细冷静地思考一下,是否不得不买,是否有攀比心理因素,会不会给父母带来较大负担。大学生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父母对成年子女已不需再承担抚养义务,大学生更不应该因自己的不合理消费而给父母增加负担。
2、坚决不做卡奴、贷奴
很多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办理信用卡和网贷,虽然短期获得了经济上的高消费,但是以后的日子里压缩生活开支,为还款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更严重者会走上歧途,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都有影响。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尽量不分期购物,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3、平时可参加勤工俭学缓解压力
节流的同时还需要开源,在大学里有很多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可以在平时多参加一些兼职,不仅能得到一定的工资收入改善生活,还能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当然在兼职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上当受骗。
4、大学生应注意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管理。
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以免被有心人用作其他用途,如用你的个人信息去进行校园贷,在你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了一身债,有许多大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走向了极端。
5、强化法律意识。
知道什么行为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假如进行了校园贷自己的权益却被侵害,应如何维权。


6、不参与校园网贷行为。
不在校园内宣传网贷,不做网贷代理人或中介,不向同学介绍网贷经历或网贷路径,更不能直接开展网贷业务。
7、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 
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8、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
可上工商局查询。
9、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
更不要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替他人贷款,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或还款责任。
10、法律是道红线也是一道护身护。           
作为大学生不要参与不良校园网贷,不做网贷代理,不宣传网贷,不触碰法律这条红线;如果,深陷网贷陷阱,一定要寻求警方的帮助,寻求法律的保护,不可走向极端。按照最高法新司法解释,民间借款的利率有两道杠,一个是年利率24%,所有不超过这个利率的收益都是合法的,“也就是说,借10000元钱一年利息最高不能超过2400块钱。”还有一个关键数值是年利率36%,是对于已偿还利息的约定。如果借款人已经偿还的利息高于年利率24%,但不超过36%,也是可以的,想要回来法律不支持。但如果已经偿还的利息超过了年利率36%,法院支持其要求返还超过的部分。

七、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良校园网贷产生严重后果的案例

案例一:大二女生为满足与男友的花销,借裸条贷欠下50万,家长被逼卖房
 
 合肥一职业院校大二女生小静,就通过“裸条贷”借钱用来和男友花销,结果陷入泥潭。小静大一时瞒着家人交往了一个男友,花销比较大,自己家境又一般,没钱就伪造其父的担保书,通过网贷平台,利用“裸条贷”的方式借钱,与她有“贷款”往来的网贷平台及放贷人,有59家之多。一年不到,小静欠下的贷款本金高达30万元,本息合计更是达50多万元。“这30万元绝大部分并不是借来花的,而是借来偿还前期欠下的债,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结果欠得越来越多。真正她借来自用的钱,差不多不到5万块钱,但一年不到,本息合计50多万元。小静最初是通过“校园贷”的方式借钱的,后来钱越借越多,还不上,只得利用裸条贷的方式“借贷养贷”。”小静“裸条贷”借款的周息高达3分,“1万块钱一星期的利息就高达3000元。”最终,小静无力偿还贷款,债主追债不得散播其照片等隐私,在微博中曝光了小静“裸持”身份证的照片,其家庭住址、学校宿舍地址、专业、父母、学校老师甚至同学的联系方式都被一一公布。小静逾期后,放贷者逼债的对象已经蔓延到了其身边的人,有些放贷人在小静所在学校的贴吧曝光她的资料,甚至将小静诈骗携款潜逃等不实短信发给其同学,连最近3个月内跟她有过联系的人,都收到了这些不实信息。除了小静之外,张旭等家人的生活也被逼债者的电话“搅”得乱了套。小静的父亲说:“催款电话每天平均能接30多个,最少的一天也有15个。”最终,小静的父母卖掉家中唯一的住房为小静还债,并向派出所报了案。
 
 裸条借贷:高利贷从业人员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借贷”的现象,一手举着自己的身份证放在胸前,一手拿着手机自拍,然后把照片做‘信用抵押’传给高利贷。

案例二:女大学生网贷37万买化妆品须还50多万 无奈停学 
 西安一高校大二女生小依通过网络贷款买化妆品,在短短一年里,为还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因被债主逼债并散发恶意消息而不得不停学回家,4个月里不断借钱买化妆品之后还债还不完。小依说,她从34家手机App借款平台上借款再相互还款,后来平台上借不出钱了,就通过中介又向民间的29人借贷……她和家人把账算了一遍又一遍,最先算的本金只有25万左右,利息加本金大约34万元(后来,陕西祥胜会计师事务所受华商报之托,根据小依罗列的一份详细借款明细,经合计,借款本金达37.35万余元)。而小依的爸爸说,后来本息又算到50多万元
 都买了些什么化妆品呢?小依回忆,口红有20多支,贵的就是350元、360元,便宜的有45元一支的,300元左右的有十几支;还有香水大概15瓶,最贵的800多元一瓶,粗略计算,香水的支出4000多元;其余就是水、乳、面霜、眼霜、睫毛膏、眼线笔、腮红、眼影、粉底液、身体乳、洗面奶……国产的进口的都买。

案例三:大学生网贷5万只为玩游戏家人拿10万“填窟窿” 

 南京一大学生朱某在同学的介绍下,通过网络申请借款,向一家公司先后借款5万元用于CF和英雄联盟游戏支出。第一次只借了3000元,并且很快还上,对方也没有提利息的事。第二次他想借1万元,拿钱时对方让他在借条上写借款1.6万,他们还扣了手续费,第二次实际拿到手只有8000元。他前后累计向他们借了5万元,后来没有钱还,借贷公司的人就找到他家里来了。因为这事,家人一共还了10余万元给他们。但后来,借贷公司的童某还手持一张借条,将朱某告至南京栖霞区法院还款3万。
 朱某表示自己很懊恼,因为自己网上借钱主要用于玩网络游戏,让家里人付出了10多万,还一直受到对方骚扰,自家门口也被泼过油漆。他认为,网上借钱看起来简单,但是这些钱利息很高,觉得自己遇到了还不清的借款,是个无底洞。


案例四:毕业生求职被要求网贷1.5万,培训还未结束岗位却没了


2016年,15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合肥一家软件公司度过数月的岗前实训后,却等不到该公司承诺推荐到某大型企业的工作机会。这些毕业生还被要求从网络贷款平台分期贷款16800元,作为实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工作没着落,却先“背”上近两万元贷款。
 
 2016年夏天,20岁小盛从合肥一所职业院校毕业。11月,他通过某网站发现合肥文诺软件有限公司的培训信息,“毕业生通过了该公司的岗前实训后,可以被推荐到合肥高新区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小盛来到该公司咨询的第二天,该公司负责人岳先生带他去了高新区一家企业参观。小盛与文诺软件签订了岗前实训服务协议。小盛按照该协议中规定的实训费用16800元通过网络分期贷款的形式支付的要求,下载了名叫分期乐的分期贷款APP,只贷得了15000元,当月计息,分14个月偿还。对这笔实训费,公司方当时口头上说,公司方会以实训补助的方式每月返还。” 一同参加岗前实训的还有14名毕业生。“他们也被带去高新区参观企业,被要求从分期乐、九课分期等分期贷款软件上贷款16800元,作为实训费用。 2017年2月底,该公司突然变卦, “推荐到合肥高新区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承诺公司以撤资不再是大股东为由,不予兑现 ,另外,原先口头约定的贷款偿还由公司方以每月补助的形式发放给毕业生,则变成了三个月的实训补助一共2400余元。


案例五:轻信“刷单就能轻松获报酬”,掉入网贷陷阱

 
 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钱凌,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由于“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一口答应了,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一个个真实事例,一幕幕真实画面,“动人心魄”历历在目,都是惨痛的教训,有了前车之鉴,我们更应该时时注意,莫把防骗当儿戏,读懂属于自己的“三十六计”。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卫校升学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卫校升学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