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青马班领读line1 | 011知青岁月促成长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量:次
点亮青马
凝聚灯塔力量
让我们阅读美好
感受文字之美
走近故事
走进他们的生活
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
011 知青岁月促成长
011知青岁月促成长
来自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属于“老三届”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知青,然而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又在哪些方面对他后来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重大影响和作用?就让我们伴随着文章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总书记这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无疑对他后来的成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那么陕北七年又会在总书记整个成长经历中有着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首先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说他是“年龄最小”的知青?1966 年、1967 年、1968 年毕业的初、高中学生,1968 年底上山下乡的时候,年龄最大的老高三即高中 66 届学生一般是二十一二岁,年龄最小的老初一即初中 68 届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属于老初一学生,上山下乡时只有十五岁多。像他这个年纪的知青,在当年 400 万“老三届”知青中,年龄无疑是最小的,人数自然是相当少的。
文章开头也说了之所以说他插队去的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需要从知青上山下乡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说起。当年“老三届”上山下乡,从安置地点来说,有跨省安置、本省内跨地区安置、本地区内跨县安置、本县就地安置四种。绝大多数知青都是在本省安置,而且大部分是就地安置。北京“老三届”中学生,绝大多数安置到了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吉林、云南等地,其中 2.6 万多人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习近平总书记就属于到延安插队的这一拨知青。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无疑属于全国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那里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降雨很少,自然条件很差。知青插队那个年代,这里没有电,没有任何农业机械,劳动用的还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老镢头,老百姓吃水、烧柴、照明等都有很多困难。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打下的粮食还填不饱肚子。
还有一个“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农村一待就是七年,属于全国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当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农村待多久1970 年通过应征入伍、招工进厂、推荐上大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农村的知青越来越多,到 1972 年底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农村却待了七年,这在“老三届”知青中绝对是很少的。对插队知青来说,一起插队的同学和校友,或入伍、或招工、或招干、或上学、或通过其他途径陆陆续续、一个一个地走了,自己却仍然留在农村,昔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变成了冰房冷灶,那个心情的确是挺复杂、挺焦虑的。我们从梁家河的知青和村民中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却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仍然是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仍然是执着地一如既往地申请入党,不仅入了党还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让我由衷地感佩。
陕北高原那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都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后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离开京城到陕北,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插队那些年,近平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干过,而且都抢着干,从来不偷懒。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有知青“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岁月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如总书记回顾插队经历时所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七年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父辈革命家的可贵品格,在陕北七年插队生活锻炼中,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多年后他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 FHC1912 -
小编这里要感谢您的一直的关注,谢谢!
欢迎留言呐!
喜欢就点赞!
但爱是转发!
领读: 李杰彬
编辑:洪嘉敏 姚梦丝
凝聚灯塔力量
让我们阅读美好
感受文字之美
走近故事
走进他们的生活
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
011 知青岁月促成长
011知青岁月促成长
来自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属于“老三届”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知青,然而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又在哪些方面对他后来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重大影响和作用?就让我们伴随着文章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总书记这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无疑对他后来的成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那么陕北七年又会在总书记整个成长经历中有着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首先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说他是“年龄最小”的知青?1966 年、1967 年、1968 年毕业的初、高中学生,1968 年底上山下乡的时候,年龄最大的老高三即高中 66 届学生一般是二十一二岁,年龄最小的老初一即初中 68 届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属于老初一学生,上山下乡时只有十五岁多。像他这个年纪的知青,在当年 400 万“老三届”知青中,年龄无疑是最小的,人数自然是相当少的。
文章开头也说了之所以说他插队去的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需要从知青上山下乡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说起。当年“老三届”上山下乡,从安置地点来说,有跨省安置、本省内跨地区安置、本地区内跨县安置、本县就地安置四种。绝大多数知青都是在本省安置,而且大部分是就地安置。北京“老三届”中学生,绝大多数安置到了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吉林、云南等地,其中 2.6 万多人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习近平总书记就属于到延安插队的这一拨知青。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无疑属于全国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那里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降雨很少,自然条件很差。知青插队那个年代,这里没有电,没有任何农业机械,劳动用的还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老镢头,老百姓吃水、烧柴、照明等都有很多困难。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打下的粮食还填不饱肚子。
还有一个“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农村一待就是七年,属于全国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当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农村待多久1970 年通过应征入伍、招工进厂、推荐上大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农村的知青越来越多,到 1972 年底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农村却待了七年,这在“老三届”知青中绝对是很少的。对插队知青来说,一起插队的同学和校友,或入伍、或招工、或招干、或上学、或通过其他途径陆陆续续、一个一个地走了,自己却仍然留在农村,昔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变成了冰房冷灶,那个心情的确是挺复杂、挺焦虑的。我们从梁家河的知青和村民中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却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仍然是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仍然是执着地一如既往地申请入党,不仅入了党还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让我由衷地感佩。
陕北高原那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都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后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离开京城到陕北,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插队那些年,近平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干过,而且都抢着干,从来不偷懒。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有知青“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岁月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如总书记回顾插队经历时所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七年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父辈革命家的可贵品格,在陕北七年插队生活锻炼中,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多年后他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 FHC1912 -
小编这里要感谢您的一直的关注,谢谢!
欢迎留言呐!
喜欢就点赞!
但爱是转发!
领读: 李杰彬
编辑:洪嘉敏 姚梦丝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卫校升学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卫校升学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