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你听”——老师带你读好书(刘玲《平凡的世界》)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0-05-01浏览量:次
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德国哲学家思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今天,刘玲老师为你推荐: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推荐理由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仍有启迪。
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刘玲老师
刘玲《平凡的世界》
来自山西长治卫校
《平凡的世界》推荐语
刘 玲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给大家推荐《平凡的世界》, 它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先生耗时六年完成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本书的背景是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透漏的是一种坚持,孙少安作为一名生产队队长,心中的坚持是让社员吃饱饭,穿暖衣。受制于当时政策的限制,他努力一次,被打击一次,他尝试一次,被批判一次。他也感受到无助,也经历过绝望。可他在困境中,从未放弃内心的坚持,终于,他等到了,等到了带领大家走向光明之路的机会。大家吃饱穿暖了,他又建砖窑,开砖厂,一心想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他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破产,可他依然像之前一样,从未放弃。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平凡的世界》展现在是一种不甘与奋进。少平高中毕业,家里费尽心思给他安排在队里当会计,端着铁饭碗拿工分,他没有接受,他不想白白浪费了自己倔强又坚强的青春,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哥哥让他一起经营砖厂,他不干,他不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他心有所属,他的心在远方,他想做那个“坐在火车里的人”,即便从一个桥头揽工汉做起,亦或地底下的掏煤工人,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世界,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他的前方也不止于此。
整本书以时间为轴,以普通民众的生活日常为线索,描写人们真正的喜怒哀乐,有欢笑,有悲伤,有惊喜,也有哭泣。没有大是大非,却会让你一会为少平的悲惨遭遇而流泪,一会又因少安的成功破涕而笑。心情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跌宕起伏,忽而平静,忽而高涨。不惊觉间,作者以一个似悲伤,又似欢喜的结局结束。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并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文章来源于:长治卫生学校
今天,刘玲老师为你推荐: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推荐理由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仍有启迪。
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刘玲老师
刘玲《平凡的世界》
来自山西长治卫校
《平凡的世界》推荐语
刘 玲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给大家推荐《平凡的世界》, 它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先生耗时六年完成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本书的背景是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透漏的是一种坚持,孙少安作为一名生产队队长,心中的坚持是让社员吃饱饭,穿暖衣。受制于当时政策的限制,他努力一次,被打击一次,他尝试一次,被批判一次。他也感受到无助,也经历过绝望。可他在困境中,从未放弃内心的坚持,终于,他等到了,等到了带领大家走向光明之路的机会。大家吃饱穿暖了,他又建砖窑,开砖厂,一心想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他经历过失败,经历过破产,可他依然像之前一样,从未放弃。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平凡的世界》展现在是一种不甘与奋进。少平高中毕业,家里费尽心思给他安排在队里当会计,端着铁饭碗拿工分,他没有接受,他不想白白浪费了自己倔强又坚强的青春,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哥哥让他一起经营砖厂,他不干,他不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他心有所属,他的心在远方,他想做那个“坐在火车里的人”,即便从一个桥头揽工汉做起,亦或地底下的掏煤工人,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世界,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他的前方也不止于此。
整本书以时间为轴,以普通民众的生活日常为线索,描写人们真正的喜怒哀乐,有欢笑,有悲伤,有惊喜,也有哭泣。没有大是大非,却会让你一会为少平的悲惨遭遇而流泪,一会又因少安的成功破涕而笑。心情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跌宕起伏,忽而平静,忽而高涨。不惊觉间,作者以一个似悲伤,又似欢喜的结局结束。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并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文章来源于:长治卫生学校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卫校升学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卫校升学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