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安徽卫校招生网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量:次
日前,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习总书记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合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对合肥经济发展做了哪些贡献,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该如何去解决,特别是认可度的问题?
该怎样进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从体制机制,还需要做哪些突破,真正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合肥教育视线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
合肥职教省内一枝独秀
从一个不起眼的省会城市,发展到如今的万亿俱乐部成员和新一线城市,合肥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为这个城市提供的人力资源。
“十三五”以来,通过“汇校成城”建基地、培养学以致用的大国工匠等举措,合肥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多元联动的发展之路。
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实训教学处负责人杨斌介绍说,无论是从职教规模还是技能大赛成绩,合肥都有省内领先的优势。分析原因,杨斌强调,这是职教的基因决定的。职教发展必然离不开蓬勃发展的企业。企业发展好,对人力资源必然需求旺盛,就业率、薪资自然就高。为企业提供人才的中高职院校,自然也就容易找到对口的专业,培养大批企业需求的劳动力人才。
杨斌说,从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说,从教20年,陆续为合肥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学生。有扎根一线肯钻研的技术骨干,也有从技术岗位走向管理岗位的,还有进入职教系统,成为一名职教人的,更有自主创业成为缴税大户,也有从合肥走出去,向着大国工匠之路不断攀登。杨斌表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合肥市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有力支撑。他非常看好合肥职教的未来发展。
[目标]
打造合肥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
如今职业教育的方向定了,合肥该怎么做?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邵一江表示,合肥市可以重点围绕“产业-专业-就业”主线,紧扣合肥市“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各高校可根据合肥市产业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高度吻合。“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构建成具有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具有合肥市和职业院校自身特色的、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教体系和专业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当前,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可以合肥职教集团为依托,加强援助和扶持,尽快出台完善的政策法规,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并且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培养人才,鼓励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育,如实现校企之间师资互相认证,实现校企之间人才流通。此外,政府还要加快完善创新体制,出台优惠政策,以此来减少校企合作教育成本,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育实训基地匮乏的问题,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发展。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萨克森州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依托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以及考核标准,通过“阶段式”“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要制定政策,一方面是“引”,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础上,鼓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一方面是“留”,鼓励毕业生在合肥本地就业,留住人才。例如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合肥区域就业率达到60%以上,依托合肥市产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机电、建工、健康养老、信息技术等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有效服务了合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难点一
高水平专业教师缺乏制约发展
职业教育最初从普通教育转变而来,师资培养一直存有短板。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大招考仍然按照普通教育的人员基本要求定位,招聘的还是来自高校毕业的科班人员,基本上没有一线生产经验。因此懂技术、懂设备、懂工艺的技术型人才,难以进入职教的师资队伍中来。
另一方面,现有“双师型”培养周期长。目前在校教师需要培养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根据专业不同,成长周期都比较漫长。对于工科类的教师,普遍需要至少5~10年的长期一线动手实践的培养方可真正胜任,少数优秀教师可能会缩短到3~5年。而且在培养期间,还需要学校投入相当大的财力、人力作为后勤支撑,否则光有时间积累,没有一线动手操作的经验,还是难以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杨斌认为,破解师资难题,一是政府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高校。原有的合肥学院职师班为合肥职教输送了一大批教育骨干,目前一直活跃于合肥各个职校。
○校企共建通用汽车ASEP项目实训
二是充分发挥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的作用,把培养成本较高的工科类专业教师动手实践环节作为一项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长期坚持下去。
三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优势,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障企业从事培训的技术人员和学校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之间的互认互通。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使这部分人才真正流动起来,活跃起来。
[难点二]
评价体系尚需打破传统模式
正是由于职教脱胎于普教,职教教师评价制度仍不完善。
杨斌介绍,一堂理论课与一堂实训车间的实训课,无论是从前期设备、工量具、耗材的准备,还是从现场组织的难度、安全问题的防范、学生误操作导致的问题处理,再到课程结束后设备的恢复和保养、耗材的清理及废料的处理,工作量和工作能力都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作为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要求,劳动报酬都是一样的。而且在评优、定级等方面也没有差别。这就导致部分能够下车间的教师也不愿意轻易下车间。或者出现下车间的老师在上述现场处理问题的方方面面会打折扣的现象发生。
2021年1月18日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新版《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中,对“双师型”教师资格是作为能力条件的必备项,这是一大进步。
杨斌表示,希望由省市政府牵头,联合人事、财政、教育系统,共同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录用、定级、考评制度,将职教的评价体系完全独立开来,更加贴近职教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
[难点三]
职业教育高学历深造通道不畅
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5所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它们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从分布情况来看,15所职业大学来自全国10个省份,其中山东省最多,共有3所,广东、江西、陕西各有2所,福建、广西、海南、河南、四川、重庆各有1所。安徽省还没有职教本科院校,这也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一个瓶颈。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邵一江表示,该校正在此方面争取政策,通过以“双高计划”申报为基础,与本科院校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为切入点,以部分优质专业进行本科招生为试点,以实现职教本科为目标,先行先试,使更多中职高职生顺利进入本科层次教育,甚至再推进到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形成完整的职教体系,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
他建议同时要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发展通道,构建起学历提升体系。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3+2+2”和“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中职学校与技工学校学生学分互认办法,健全多元立体的培养机制。
[难点四]
深化产教融合管理模式待突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是重要抓手。但在法律地位、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邵一江认为,在制度和运行机制层面,要赋予其合法身份。应允许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在享有合作院校办学权利的条件下,单独注册成法人实体,为在其建立现代的法人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打下法律基础。同时,可以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在金融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并赋予二级产业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在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权利相互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以实现现代的治理方式。并在接受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和依据教育法规的基础上,独立决策,破除行政管理的干预。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施行董事会、监事会严格依法监督,保证执行到位,实现各种预期目标,提高执行力。
来源 | 宣传部 合肥晚报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合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对合肥经济发展做了哪些贡献,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该如何去解决,特别是认可度的问题?
该怎样进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从体制机制,还需要做哪些突破,真正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合肥教育视线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
合肥职教省内一枝独秀
从一个不起眼的省会城市,发展到如今的万亿俱乐部成员和新一线城市,合肥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为这个城市提供的人力资源。
“十三五”以来,通过“汇校成城”建基地、培养学以致用的大国工匠等举措,合肥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多元联动的发展之路。
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实训教学处负责人杨斌介绍说,无论是从职教规模还是技能大赛成绩,合肥都有省内领先的优势。分析原因,杨斌强调,这是职教的基因决定的。职教发展必然离不开蓬勃发展的企业。企业发展好,对人力资源必然需求旺盛,就业率、薪资自然就高。为企业提供人才的中高职院校,自然也就容易找到对口的专业,培养大批企业需求的劳动力人才。
杨斌说,从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说,从教20年,陆续为合肥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学生。有扎根一线肯钻研的技术骨干,也有从技术岗位走向管理岗位的,还有进入职教系统,成为一名职教人的,更有自主创业成为缴税大户,也有从合肥走出去,向着大国工匠之路不断攀登。杨斌表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合肥市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有力支撑。他非常看好合肥职教的未来发展。
[目标]
打造合肥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
如今职业教育的方向定了,合肥该怎么做?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邵一江表示,合肥市可以重点围绕“产业-专业-就业”主线,紧扣合肥市“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各高校可根据合肥市产业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高度吻合。“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构建成具有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具有合肥市和职业院校自身特色的、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教体系和专业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当前,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可以合肥职教集团为依托,加强援助和扶持,尽快出台完善的政策法规,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并且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培养人才,鼓励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育,如实现校企之间师资互相认证,实现校企之间人才流通。此外,政府还要加快完善创新体制,出台优惠政策,以此来减少校企合作教育成本,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育实训基地匮乏的问题,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发展。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萨克森州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依托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以及考核标准,通过“阶段式”“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要制定政策,一方面是“引”,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础上,鼓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一方面是“留”,鼓励毕业生在合肥本地就业,留住人才。例如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合肥区域就业率达到60%以上,依托合肥市产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机电、建工、健康养老、信息技术等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有效服务了合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难点一
高水平专业教师缺乏制约发展
职业教育最初从普通教育转变而来,师资培养一直存有短板。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大招考仍然按照普通教育的人员基本要求定位,招聘的还是来自高校毕业的科班人员,基本上没有一线生产经验。因此懂技术、懂设备、懂工艺的技术型人才,难以进入职教的师资队伍中来。
另一方面,现有“双师型”培养周期长。目前在校教师需要培养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根据专业不同,成长周期都比较漫长。对于工科类的教师,普遍需要至少5~10年的长期一线动手实践的培养方可真正胜任,少数优秀教师可能会缩短到3~5年。而且在培养期间,还需要学校投入相当大的财力、人力作为后勤支撑,否则光有时间积累,没有一线动手操作的经验,还是难以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杨斌认为,破解师资难题,一是政府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高校。原有的合肥学院职师班为合肥职教输送了一大批教育骨干,目前一直活跃于合肥各个职校。
○校企共建通用汽车ASEP项目实训
二是充分发挥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的作用,把培养成本较高的工科类专业教师动手实践环节作为一项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长期坚持下去。
三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优势,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障企业从事培训的技术人员和学校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之间的互认互通。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使这部分人才真正流动起来,活跃起来。
[难点二]
评价体系尚需打破传统模式
正是由于职教脱胎于普教,职教教师评价制度仍不完善。
杨斌介绍,一堂理论课与一堂实训车间的实训课,无论是从前期设备、工量具、耗材的准备,还是从现场组织的难度、安全问题的防范、学生误操作导致的问题处理,再到课程结束后设备的恢复和保养、耗材的清理及废料的处理,工作量和工作能力都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作为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要求,劳动报酬都是一样的。而且在评优、定级等方面也没有差别。这就导致部分能够下车间的教师也不愿意轻易下车间。或者出现下车间的老师在上述现场处理问题的方方面面会打折扣的现象发生。
2021年1月18日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新版《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中,对“双师型”教师资格是作为能力条件的必备项,这是一大进步。
杨斌表示,希望由省市政府牵头,联合人事、财政、教育系统,共同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录用、定级、考评制度,将职教的评价体系完全独立开来,更加贴近职教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
[难点三]
职业教育高学历深造通道不畅
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5所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它们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从分布情况来看,15所职业大学来自全国10个省份,其中山东省最多,共有3所,广东、江西、陕西各有2所,福建、广西、海南、河南、四川、重庆各有1所。安徽省还没有职教本科院校,这也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一个瓶颈。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邵一江表示,该校正在此方面争取政策,通过以“双高计划”申报为基础,与本科院校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为切入点,以部分优质专业进行本科招生为试点,以实现职教本科为目标,先行先试,使更多中职高职生顺利进入本科层次教育,甚至再推进到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形成完整的职教体系,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
他建议同时要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发展通道,构建起学历提升体系。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3+2+2”和“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中职学校与技工学校学生学分互认办法,健全多元立体的培养机制。
[难点四]
深化产教融合管理模式待突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是重要抓手。但在法律地位、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邵一江认为,在制度和运行机制层面,要赋予其合法身份。应允许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在享有合作院校办学权利的条件下,单独注册成法人实体,为在其建立现代的法人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打下法律基础。同时,可以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在金融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并赋予二级产业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在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权利相互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以实现现代的治理方式。并在接受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和依据教育法规的基础上,独立决策,破除行政管理的干预。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施行董事会、监事会严格依法监督,保证执行到位,实现各种预期目标,提高执行力。
来源 | 宣传部 合肥晚报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卫校升学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卫校升学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