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霸凌同学、在公共场合闹事…“熊孩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9-05-18浏览量:次
一说起那些在公共场合不听话不守秩序的“熊孩子”,人们往往就会感觉到头痛。但是,“熊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其身心尚处在可塑期,其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教育方法得当到位的话,“熊孩子”是可以被教育成有责任心、有担当、有正确“三观”的好孩子的。
而相对于“熊孩子”来说,真正更令人头痛、危害性也更大的是那些不懂事的“熊家长”。《论语》上有句话讲“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孩子的表率,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那些“熊家长”的所作所为,不仅会教坏孩子,同时更会给他人、给整个社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张玲(化名)是杭州的一名中学教师。在回忆儿子上一年级的经历时,张玲说道,她儿子的班里就有一个孩子,每遇争执就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有一次,他儿子因故与这个孩子产生了矛盾,结果就被这个孩子给打了。
这个孩子的爸爸也同样是一个性格暴烈的人。张玲的儿子被他家孩子打了后,他在第二天接孩子时,不仅没有歉意,反而还想动手去打张玲的儿子。张玲回忆道:“旁边一个女老师跑过去护住了我儿子,对方错将老师当成我,想一块打。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这就是一个“熊家长”培养出“熊孩子”的典型例子。在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家孩子后,做父亲的不仅不搞清楚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反思自己孩子的不足,去想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反倒像是自己孩子“受了气”一样,还要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被打的孩子,而且也在自己孩子的头脑中进一步强化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下去,当孩子对用“拳头”解决问题习以为常的时候,终有一天会在社会上吃大亏。
如果说纵容孩子在学校霸凌同学,所表现的是“熊家长”没有同理心,只知以自家孩子为中心的一面,那么在下面这个案例中,在铭记民族惨痛记忆的场合,纵容孩子嬉戏玩乐,则反映了“熊家长”对孩子“三观”养成的忽视,对孩子“人格”和“国格”教育的缺失。
2018年4月30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出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拍摄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视频中,只见几个孩童将象征遇难同胞遗骨的鹅卵石抛打入水中,做“打水漂”游戏。在一旁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仅未予制止,反而还在用手机拍照。
视频中的这些孩子年龄还小,尚控制不住自己爱玩的天性,也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妥当的。但在场的家长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知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告诫国人勿忘国耻的肃穆之地。他们应该知道在这个场合,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孩子,都应保持庄重,以示对历史的敬畏,对遇难同胞的缅怀。
可是,这些家长却对孩子们拿鹅卵石打水漂的行为不以为然,这种对自己国家过去悲怆历史的漠然视之,传递到孩子身上,不仅会让孩子的公德意识淡薄,更会导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判断是非善恶的尺度和标准,给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无穷无尽的隐患。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常常会给孩子留下一生都难以忘却的印迹。当然,这种印迹到底是让孩子受益还是受害,那就要视家长的具体行为而定了。在如下这个唆使孩子大闹机场的事件中,这些家长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不良的示范。
2017年8月23日,因为台风的缘故,广西南宁机场有一架次航班受到了延误。机场不得不重新调整了航班的班次,并对座位进行了重新分配。一些旅客对机场方面的安排不满意,但他们的处理方式不是去找机场方面进行合理的协商,而是采取了让孩子直接闯入机场值班柜台玩耍的方式,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机场方面对进入值班柜台玩耍的孩子进行了多次劝阻,均无效,最后只得报警。警察来到现场后,劝离了孩子,并对那些唆使孩子们“打头阵”扰乱机场秩序的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讲规矩,守秩序,遇事保持冷静,按照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是每一个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唆使孩子大闹机场的家长们,以为孩子年纪小,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便仗着这一点指使孩子们在机场闹事。但他们显然忘了,他们是孩子的监护人,假如在他们的教唆下,孩子们的行为真的突破了法律的红线,那么这些家长所受到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
更何况,这些家长的行为本身就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遇到问题可以仗着“我弱我有理”,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去解决。如果这种不讲理的处事方式被传递给孩子,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价值观的扭曲,以致于会给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造成消极影响。
荀子在《劝学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四句话,形容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创造者、提供者,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成长轨迹。对“熊父母”们来说,你们的“熊行为”可能会让你或者你的孩子爽一时,但终究会坑了孩子的一生。
而相对于“熊孩子”来说,真正更令人头痛、危害性也更大的是那些不懂事的“熊家长”。《论语》上有句话讲“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孩子的表率,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那些“熊家长”的所作所为,不仅会教坏孩子,同时更会给他人、给整个社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张玲(化名)是杭州的一名中学教师。在回忆儿子上一年级的经历时,张玲说道,她儿子的班里就有一个孩子,每遇争执就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有一次,他儿子因故与这个孩子产生了矛盾,结果就被这个孩子给打了。
这个孩子的爸爸也同样是一个性格暴烈的人。张玲的儿子被他家孩子打了后,他在第二天接孩子时,不仅没有歉意,反而还想动手去打张玲的儿子。张玲回忆道:“旁边一个女老师跑过去护住了我儿子,对方错将老师当成我,想一块打。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这就是一个“熊家长”培养出“熊孩子”的典型例子。在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家孩子后,做父亲的不仅不搞清楚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反思自己孩子的不足,去想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反倒像是自己孩子“受了气”一样,还要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被打的孩子,而且也在自己孩子的头脑中进一步强化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下去,当孩子对用“拳头”解决问题习以为常的时候,终有一天会在社会上吃大亏。
如果说纵容孩子在学校霸凌同学,所表现的是“熊家长”没有同理心,只知以自家孩子为中心的一面,那么在下面这个案例中,在铭记民族惨痛记忆的场合,纵容孩子嬉戏玩乐,则反映了“熊家长”对孩子“三观”养成的忽视,对孩子“人格”和“国格”教育的缺失。
2018年4月30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出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拍摄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视频中,只见几个孩童将象征遇难同胞遗骨的鹅卵石抛打入水中,做“打水漂”游戏。在一旁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仅未予制止,反而还在用手机拍照。
视频中的这些孩子年龄还小,尚控制不住自己爱玩的天性,也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妥当的。但在场的家长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知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告诫国人勿忘国耻的肃穆之地。他们应该知道在这个场合,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孩子,都应保持庄重,以示对历史的敬畏,对遇难同胞的缅怀。
可是,这些家长却对孩子们拿鹅卵石打水漂的行为不以为然,这种对自己国家过去悲怆历史的漠然视之,传递到孩子身上,不仅会让孩子的公德意识淡薄,更会导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判断是非善恶的尺度和标准,给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无穷无尽的隐患。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常常会给孩子留下一生都难以忘却的印迹。当然,这种印迹到底是让孩子受益还是受害,那就要视家长的具体行为而定了。在如下这个唆使孩子大闹机场的事件中,这些家长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不良的示范。
2017年8月23日,因为台风的缘故,广西南宁机场有一架次航班受到了延误。机场不得不重新调整了航班的班次,并对座位进行了重新分配。一些旅客对机场方面的安排不满意,但他们的处理方式不是去找机场方面进行合理的协商,而是采取了让孩子直接闯入机场值班柜台玩耍的方式,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机场方面对进入值班柜台玩耍的孩子进行了多次劝阻,均无效,最后只得报警。警察来到现场后,劝离了孩子,并对那些唆使孩子们“打头阵”扰乱机场秩序的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讲规矩,守秩序,遇事保持冷静,按照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是每一个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唆使孩子大闹机场的家长们,以为孩子年纪小,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便仗着这一点指使孩子们在机场闹事。但他们显然忘了,他们是孩子的监护人,假如在他们的教唆下,孩子们的行为真的突破了法律的红线,那么这些家长所受到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
更何况,这些家长的行为本身就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遇到问题可以仗着“我弱我有理”,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去解决。如果这种不讲理的处事方式被传递给孩子,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价值观的扭曲,以致于会给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造成消极影响。
荀子在《劝学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四句话,形容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创造者、提供者,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成长轨迹。对“熊父母”们来说,你们的“熊行为”可能会让你或者你的孩子爽一时,但终究会坑了孩子的一生。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卫校升学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卫校升学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